旺墓土地庙
旺墓土地庙,又称“朝北土地庙”,位于独墅湖高教区内,西距独墅湖300米,为南宋厅堂建筑,其风格与苏州玄妙观三清殿相似,建筑呈T形,正殿一间,廊房两间,坐南朝北,甚为奇特。

修复前的土地庙(1995)
旺墓土地庙原属斜塘镇旺墓村。旺墓村古称“王墓市”,地处水路要冲,建有苏州至松江的重要水上驿站,是苏州东郊的著名贸易集市。该庙是见证当年王墓市繁荣的唯一古迹。庙门朝北,庙前河流东通吴淞江,西连独墅湖。庙宇外形状如展翅待飞的鹏鸟。正殿坐南朝北,宽10米,纵7米。屋顶为重檐歇山顶,翘角脊瓴。顶高约6米,殿檐距地面仅2米。四根石柱把殿分成暗3间,东西山墙壁檐柱各用2根八角形青柱。殿内石柱上端头平,置斗拱结构承压。柱头上,大梁桁条均用大木料做成椭圆形;柱础为正方形鼓墩石,敦厚、稳实。廊庑成曲尺形,纵4米,横6米。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,结构小巧玲珑,自成特色。
1995年,经苏州市文物部门勘查确认,该建筑基础从宋代以来未曾变动,现存平面布局为宋代原貌。其基础采用挖坑分层加罐瓦片填实做法,檐柱采用八角形青石柱,下置八角柱石板,正面二檐柱用复式素面柱础,风格与玄妙观三清殿正殿遗址相似。斗拱的做法和规格与宋代规定做法十分接近,歇山部外跳较大,屋脊部不设山雾云,采用丁华抹额及叉手做法,为典型的宋代特征。基础填加的罐瓦片中有“韩瓶”碎片,故确定该庙为南宋建筑。
据传,北宋末年,兵祸蔓延,北方民众为避战祸,纷纷南下,栖居于此。待宋金议和,南宋称臣,苟安于江南一隅,南逃民众返乡无期,但思乡不断,于是募建土地庙,既是思念北方祖先,又感谢旺墓一方恩泽于己之意。

园区修复开发斜塘朝北土地庙(1997)

修复后的斜塘朝北土地庙(2005)
1997年9月,园区管委会和市文物保护部门通过论证,决定共同拨款重修旺墓土地庙。2002年10月,列为江苏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。2004年修缮完成。2006年再次进行修缮。



如今的斜塘土地庙(2015)
部分文字内容选自《苏州工业园区志》